明覺就是究竟的大圓滿狀態,是心的本來狀態,心的本來覺知,沒有受到任何的概念污染。
一般的覺知,有一個“我”,知道、覺察“我”在做什麼,有能所、主客的二元對立,受概念污染。
簡而言之,明覺是沒有概念污染的本來覺知,一般的覺知是受到概念污染的二元覺知。
大圓滿中最重要的就是安住在明覺狀態,如果沒有這個能力,就起碼要保持一般的覺知。
安住在明覺狀態也就是所謂禪觀,所謂上師瑜伽的真實狀態。
當然,在大圓滿教法中教授的覺知,和其他系統,比如南傳佛教講的覺知,有一點點區別。
大圓滿講的一般覺知,很簡單,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身語意處於什麼狀態。
南傳佛教的覺知,則有具體的修處,也就是四念處:身、受、心、法。
在四個方面,具體、細微的觀察,而非大圓滿的整體覺察。南傳的覺知,也就是四念處的內觀,毗婆舍那,
大圓滿的覺知,不是毗婆舍那(vipassana),而是跟大圓滿的成熟狀態--融攝有關。
南傳覺知是為了證悟五蘊無我,人無我之空性。
明覺和一般覺知的區別圓滿覺知是為了在明覺經驗的基礎上,融攝一切的二元狀態,也就是成熟的禪觀。
但是大圓滿的覺知,不等於就是禪觀了,剛才已經說了,這是一般的覺知,是二元狀態,需要有明覺經驗來引導才能成為融攝的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