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圓滿教法當中,三昧耶用四個原則來解釋,叫無有、平等、元成、唯一。“昧帕”就是無有,沒有什麼,都沒有,空的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的本性就是法身空性,這是第一點,第一個大圓滿的三昧耶。我們要安住於這種知見、經驗當中。
“夏巴”——平等。就是儘管是無有的空性,但是這種空性當中具足的潛能卻遍在一切處。當然法身的這種真正的潛能,它在報身和化身層面的一切處都是遍在的。我們為什麼處於輪回當中?因為我們在幻相當中製造了業力。雖然我們處於輪回當中,但是我們的本性是怎樣的呢?我們的本性就是法身,是本來清淨和本自圓滿的不二,它有無窮無盡的潛能,它是遍在的,所以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見。當你有這樣的見或者經驗的時候,就不會有這樣的的散亂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在相對的層面當中覺知當下的原因,這是跟我們的三昧耶誓言有關的。
“隴竹”就是本自圓滿或者任運元成的意思。就是說我們已經本來圓滿具足一切,不需要去製造或者去發展什麼。所以這就是我們本性當中的“隴竹”——本自圓滿。
“卻巴”就是“唯一”的意思。“唯一”的狀態指的是我們真正的本性,並不是說我是最重要的、第一位的。在這種唯一的狀態當中,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,對其他人也是一樣,每個人的唯一狀態,對他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。因為這就是所有眾生的真實的本性,也就是法身。這就是大圓滿的四種三昧耶,無有、平等、唯一、元成。所以我們應該在相對的層面當中用覺知或者明覺來統率一切,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不需要其他任何的三昧耶。
在金剛乘的上續部當中,比如說時輪金剛、喜金剛就是一般的無上瑜伽部,它有十四教根本戒,或者叫十四種根本三昧耶。這是金剛乘的三昧耶,學金剛乘的時候這些內容我們都會背出來,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……分別是什麼,然後我們也會關注這些方面的內容,保持三昧耶。在大圓滿教法當中,這些並不是必要的,但是保持覺知或者安住於明覺之中,這是必要的。
實際上不只十四條,它有無窮無盡的三昧耶,但是通過覺知或者明覺可以統攝一切。這就是我們作為大圓滿行者應該怎麼樣保持三昧耶或者誓言的方法。